科技巨頭如何悄悄主宰區塊鏈

科技巨頭如何悄悄主宰區塊鏈

科技巨頭如何悄悄主宰區塊鏈

從質疑到戰略布局

2017年中國ICO禁令消滅投機者後,網路巨頭們停止偽裝——他們早就在打造區塊鏈解決方案。作為從SHA-256算法被視為前衛時代就分析密碼學白皮書的觀察者,我見證企業區塊鏈發展三階段:

  1. 否認期(2015-2017):網易CEO丁磊公開撇清與比特幣關係,卻悄悄申請區塊鏈專利,典型「只做不說」策略
  2. 基礎建設期(2018-2020):BAT(百度-阿里-騰訊)低調投入30億美元研發,主攻企業級BaaS平台,現支撐從跨境支付到乳品供應鏈等應用
  3. 垂直壟斷期(2021至今):螞蟻集團每日處理的區塊鏈交易量已超越以太坊(40+應用場景持續增加)

BaaS平台的無聲戰爭

當散戶追逐NFT猿猴時,中國50大科技企業採取實際行動:

  • 6家企業開發核心協議(含騰訊TBaaS,現保障1億+用戶稅務紀錄)
  • 13家部署BaaS解決方案(賣鏟子比淘金更賺)
  • 7家試水消費應用(如京東防偽溯源)

勝出者?阿里巴巴的螞蟻鏈處理香港-巴基斯坦匯款,手續費比SWIFT更低。而百度「數字藏品」實驗(實為ERC-721代幣)證明巨頭也會失誤。

中國之外的啟示

給機構客戶的三個真相:

  1. 監管明確性比白皮書更能推動實際應用
  2. 企業級區塊鏈將活得比99%的山寨幣更久
  3. 未來不是去中心化——而是務實的分佈式

下次有人說「區塊鏈已死」,請亮出螞蟻集團專利組合,靜看他們默默更新LinkedIn簡介。

BlockchainMaven

喜歡70.19K 訂閱1.58K
Opulous音樂NFT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