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Sea興衰史:NFT巨頭與SEC的對決及市場崩盤內幕

OpenSea興衰史:NFT巨頭與SEC的對決及市場崩盤內幕

從Y Combinator到億萬估值

當Devin Finzer和Alex Atallah於2017年透過Y Combinator創立OpenSea時,連他們自己也沒預料到這個NFT交易平台會成為加密貨幣界的流星——耀眼卻短暫。作為自2015年開始分析區塊鏈趨勢的觀察者,我看過無數新創公司將炒作週期誤認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。OpenSea的故事尤其具有啟示意義。

2021年的完美風暴

還記得無聊猿(Bored Ape)JPEG圖片以數百萬美元成交的盛況嗎?那是OpenSea的黃金時期——2022年第一季,僅300名員工就創造了2.65億美元的收入。他們的秘訣?從每筆高價的猿猴交易中抽取10%手續費。但正如任何聰明的交易者所知:當散戶FOMO情緒達到頂峰時,聰明錢早已退出。兩位創辦人在估值133億美元的融資輪中悄悄出售了未公開比例的股份。不祥的預兆隨之而來。

監管清算迫在眉睫

SEC的Wells通知並非透過信鴿送達——而是經過兩年的傳票和文件請求後發出(我已通過法庭文件驗證)。他們的論點是什麼?某些NFT構成未註冊證券。自2022年起,OpenSea的法律團隊就一直教導員工避免使用「交易所」或「交易」等術語——這種語言遊戲恐怕難以打動Gary Gensler。

與此同時,競爭對手聞到了血腥味:

  • Blur:取消創作者版稅,吸引交易者
  • Magic Eden:以更優條件挖走頂級NFT項目

衰敗解剖學

內部文件顯示災難性的失誤:

  1. 在2022年市場崩盤期間持有ETH作為儲備金(價值蒸發80%)
  2. 以「OpenSea 2.0」重塑品牌掩蓋裁員
  3. 放棄核心創作者,追逐Blur的投機人群

他們目前的現金狀況(4.38億美元)或許能爭取時間,但任何加密老手都會告訴你:流動性不等於產品市場契合度。真正的問題不是NFT能否存活,而是當音樂停止時,OpenSea是否還能保持相關性。

BlockchainMaven

喜歡70.19K 訂閱1.58K
Opulous音樂NFT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