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區塊鏈熱潮:政策、專利與ICO打壓

中國區塊鏈熱潮:政策、專利與ICO打壓

當黨說話,各省行動

10月24日,中國政治局創造了區塊鏈歷史。他們第18次集體學習會議罕見地沒有討論馬克思主義理論,而是全力支持分散式帳本技術作為『核心技術』。隨之而來的是預期的淘金熱:30天內,從廣州到雲南的地方政府推出了127項區塊鏈政策(因為沒有什麼比國家強制採用更能體現去中心化了)。

政策手冊:

  • 技術重點: 每個項目的研發補貼平均140萬美元
  • 產業目標: 63%強調金融/交通
  • 地方特色: 雲南的茶葉追溯 vs 重慶的物流追蹤

專利悖論

中國現在擁有全球53.6%的區塊鏈專利(12,909項申請)。僅阿里巴巴就有1,137項——超過IBM和美國銀行的總和。但作為分析師,我的困境是:我們是在衡量創新還是僅僅是文書工作?大多數專利集中在:

應用領域 專利占比
供應鏈 38%
數字貨幣 22%
身份驗證 17%

監管打擊

企業獲得紅地毯待遇的同時,加密交易者面臨手銬。自10月以來:

  • 11個省份發布了反加密挖礦通知
  • 深圳突襲了3家交易所
  • 對偽裝成『區塊鏈項目』的ICO零容忍

正如我上週告訴金融科技客戶的那樣:「北京想要的是數據庫,而不是貶值。」

倫敦觀點

從金絲雀碼頭觀察這一切,兩個真相浮現:

  1. 中國的區塊鏈將是有許可、有專利且政治正確的
  2. 英國的『觀望』態度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

底線?當習近平說「跳」,中國科技界會問「哪條鏈?」只是別把政策勢頭誤認為Web3理想主義。

TheCryptoPundit

喜歡48.18K 訂閱2.27K
Opulous音樂NFT平台